深入司法体制改革 不断提高审判质效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9-17 16:04:25
阅读量:
今年以来,我院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法院有关要求,坚定司法体制改革的信心与决心,保障各项改革任务依法稳妥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好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了力的司法保障。
一、立案登记制改革, 吹响司法体制改革“集结号”。我院深入贯彻立案登记制改革内容,全面制定了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工作方案,就我院推行立案登记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为保障登记立案秩序有条不紊,我院制定了立案庭值班制度,全庭干警从5月4日起至5月20日,全部在诉讼服务中心上岗,每天由庭长和副庭长带班,另配备1-2名法警在大厅值班,维护立案秩序,引导当事人、信访人规范配合登记立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全力做好登记立案的同时,集中全县各镇、发展服务中心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人员,进行了立案登记制和《人民调解法》等相关内容的培训,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培训会,全面贯彻落实立案登记制,宣传、普及立案登记制的相关知识,引导诉讼群众正确、合理的行使诉权,使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春风惠及广大群众。
二、司法为民便民改革为人民群众点亮法治明灯。一是高效率完成了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我院在执行工作中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远程指挥、统一协调作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执行现场监控、远程视频会议、庭审同步直播、审判管理、刑场监控及车辆实时定位跟踪等功能于一体,切实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二是进一步推进科技法庭的应用。科技法庭可以实现对庭审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庭审过程的动态、实时、有形监督,有利于规范法官庭审行为,促进司法为民司法公开。2015年,我院共在科技法庭开庭审理案件63件,同步开展庭审网上视频直播,对于处理重大敏感案件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三是开通视频接访系统。我院在全市基层法院中率先建立视频接访室,通过视频系统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根据当事人的预约申请当场进行排期,并在接访当天由信访部门法官陪同,负责导诉等工作,我院远程视频接访室自开通以来共接访6次,有效减少了涉诉信访人越级上访的发生。四是进一步凸显诉讼服务中心便民作用。4月20日我院诉讼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建成了集诉讼接待、登记立案、速裁调解、信访投诉为一体的便民利民平台。在当事人等候区配备了休息椅、饮水机、电子触摸屏等便民设施,使群众诉讼、信访更为便利。坚持窗口形式对外服务,做到“柜台式”开放办公。按照各中心特点充实人员力量,将工作人员增配至12人,其中法官9人,截至目前,共开展诉前调解137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4件。
三、“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助力审判质效再提升。
截止目前,我院共登记立案1713件,结案1488件,结案率为86.9%,审限内结案率100%。办案一线法官人均结案达35.4件,办案数量最多的法官结案达94件,在全省法院院长座谈会上,我院介绍了开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做法。一是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周汇报、月汇总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对“六查六纠”当中查找出的问题采取逐项销号的方法,保证活动开展效果。二是切实提高审判质效。落实月通报、季排名、半年研判、年终考核制度。针对未结案数量多的问题,实行了量化结案办法,同时严格执行《内设机构考核办法》等提升审判质效管理的规章制度。三是抓好专项活动。开展执行工作“春风行动”,召开集中兑付大会,现场兑付案件款262万元,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作用,建立起执行威慑机制,利用执行联席会议、失信被执行人登记曝光制度等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执行到位率。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精品审判工程”,深入推进案件质量、庭审和法律文书“三评查”活动,确保每周对2件案件进行庭审评查,共评选出优秀法律文书15份并进行集中展示,不断提高干警司法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没有终点。我院将继续稳扎稳打、精耕细作、迈步向前,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为建设“三个三原”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三原法院 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