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赵湾镇人大赋能聚合力 法治根基筑基层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30 09:21:08 阅读量:

近年来,旬阳市赵湾镇人大始终将发挥职能作用与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紧密结合,以法治建设为抓手,通过引领学法、强化服务、精准宣传、优化治理等举措,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让法治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人大引领树标杆,法治学习强根基。赵湾镇人大以“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为准则,通过“人大法治讲堂”“代表专题培训”等载体,构建起“镇人大发动、代表联络站响应、人大代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工作链条。深入推进法治“六进”活动,将代表联络站打造成集“法治学习堡垒”与“宣传平台”于一体的重要阵地,推动法治理念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里。辖区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投身法治实践,化身法治宣传“讲解员”、法律咨询“服务员”、纠纷调解“调解员”,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政策解读到案例分析,从田间地头到农家院落,代表们的身影成为基层法治建设中最鲜活的风景。

法律服务无死角,精准护航暖民心。依托“镇人大代表+司法所长”的双重资源优势,赵湾镇严格落实“一村(社区)一巡讲”机制,为基层送上专业法律“及时雨”。每季度,人大代表与司法干部深入村社,通过定期走访、现场答疑、参与调解等方式,帮助村(居)委会规范履职,引导群众依法办事、理性维权。在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中,镇人大重点培育以人大代表、村社干部、调解员、网格员为骨干的复合型队伍,他们身兼“宣传员、调解员、信息员、引导员、监督员”五重身份,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主力军”。镇人大代表、华山村党支部书记熊善喜,第四代表小组联络站站长、赵湾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自军凭借出色的调解能力,荣获上级“金牌调解员”称号,成为群众信赖的“身边法律顾问”。

普法宣传接地气,法治文化入万家。“小板凳上听普法,院落会上解疑惑”成为赵湾镇法治宣传的生动写照。各村(社区)创新“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村组干部”模式,通过院落会、入户走访、“普法微课堂”等形式,用方言土语讲法律、用身边案例说情理,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集镇广场的法治宣传栏定期更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法治元素随处可见,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负责人“亲讲亲宣”,将《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从机关到校园,从社区到田间,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矩阵,让法治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

治理体系提质效,法治护航促善治。赵湾镇人大充分发挥监督、牵头、引领作用,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议事会为载体,强化对村级事务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基层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通过每年组织2次“法治讲座”,将集中宣传与日常普及、重点普法与阶段教育相结合,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在镇人大的推动下,普法工作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群众依法参与村务管理的意识显著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日益浓厚。从矛盾纠纷化解到村级事务决策,法治已成为赵湾镇基层治理的“定盘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

如今的赵湾镇,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身影活跃在基层一线,正以坚实的法治根基,护航着这片土地的和谐与发展。


作者:刘家群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