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忠:打通基层基础工作最后一公里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时间:2013-08-03 10:37:31 阅读量:

  观点阐述者:浙江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王辉忠

  场合:浙江省委政法委2013年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

  时间:2013年7月31日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上下深入展开。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其作风好坏优劣,直接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政法机关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的要求。

观点一: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做好政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政法单位处于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现场,赶在调解矛盾纠纷的第一时间,也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最后一公里”。可以说,一些矛盾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关键就看基层政法单位的初次处理怎么样;老百姓看我们党的作风怎么样,很多时候就是看基层政法干警的作风怎么样。多年来,我们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一以贯之抓基层打基础,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基层基础建设是一个长期投入、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既把面上的工作做扎实,也要把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做到位,切实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观点二:要重视基层建设,改善基层条件

  当前,基层政法单位、政法干警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大、超负荷运转。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任务繁重、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人员力量配备向基层倾斜、向办案一线倾斜,优化基层政法单位岗位配置,盘活人力资源,实实在在地把更多有生力量投入到执法办案的一线、服务群众的一线,坚决防止基层政法单位“行政化”和“倒金字塔”现象。要进一步完善落实从优待警机制,通过完善基层干警激励办法、关注基层干警身心健康、落实生活困难慰问、做强后勤保障等,千方百计地帮助解除后顾之忧,想方设法增强基层干警的职业认同感,推动形成“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干部从基层出”的工作导向,切实稳定队伍、凝聚警心、鼓舞士气。

观点三:要强化基层责任,发挥基层作用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最终要靠基层来落实。我们既要关爱基层、理解基层、体谅基层,又要给基层明责任、交任务、压担子,充分激发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需要在基层落实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进行细化、具体化。比如,“排查整治、强基促稳”专项行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等,都要落实到具体单位、岗位和人员,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到底。同时,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负责、措施不落实而引发重大不稳定问题的,一定要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观点四:要加强基层指导,提升基层能力

  加强和改进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对于提升基层能力、做好基层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政法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的在下达工作任务和督促检查时,喜欢漂亮的数字、喜欢走形式,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因此,各级政法领导机关和政法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既要给基层交任务压担子,又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特别是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勤调研、接地气,及时掌握基层工作的突出困难,着力解决影响基层工作的突出问题,帮助基层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社会矛盾多发、工作基础薄弱的地方,要选派得力干部蹲点解剖麻雀,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帮助打开工作局面。要高度重视加强基层政法单位党建工作、基层政法干警轮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政法干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司法能力。文字整理 法制网记者 陈东升

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