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13-01-16 15:42:57 阅读量:
李鹰
工作新议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领导班子和组织人事部门必须“选贤任能、公道正派”,正确处理好学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品行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年轻化与领导职位的辩证关系。
“选贤任能、公道正派”是组织人事干部最重要的岗位职责和最必需的政治品质,也是党政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范了公务员管理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但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党政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往往重视了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有失公道正派,选拔任用的干部德才不能兼备,个别的干部甚至无德无才,群众意见很大。因此,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辩证地看待学历、能力、年龄、职位、政绩、评价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选拔任用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充分体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道正派。笔者认为,选拔干部要注重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学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
学历不等于能力。学历是显性的,反映出一个干部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能力是隐性的,只有在处理各种问题特别是复杂问题过程中才能展现出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时间的积累和展示的平台。
能力比学历更重要。作为人才标准的主导,能力有着比学历更丰富、更高深的内涵。能力的基石是学识素养,它源于教育培训又高于书本知识,能力主要体现在实践,善于发现问题,妥善解决问题,用智慧开创新局面,就是有能力。学历和能力是动态的,看待学历和能力的态度也要与时俱进,二三十年前与现在取得的同等学历含金量肯定是不一样的。能力也是在工作锻炼中不断得到提升的,真正的能力来自于社会,真正的水平靠实践来证明。学历与能力相辅相成。学历是能力的充分条件,能力是学历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学历,一个人的能力就不太容易被别人发现,而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相应的工作经历,再高的学历最终也将无用武之地。
品行与能力的辩证关系
选拔任用干部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可否认,选拔任用干部要看重能力。然而,作为一个干部,光有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选拔任用干部,更要看重他的品行。因为,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做官之本。假如领导干部不是“德才兼备”,而是只有“才”而无“德”,那将会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造成重大损害。
年轻化与领导职位的辩证关系
推进领导干部年轻化的同时,不能只重年龄而轻品行、能力和业绩。科学合理地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是关系国家未来的根本大计。党和政府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需要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不急功近利,也不论资排辈,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社会舆论则需要形成一个理性的舆论环境,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主流、看长远,为年轻干部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但同时,也要理性地看待干部年轻化问题,以避免纯粹为年轻化而年轻化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避免不拘一格降人才反成为权力寻租腐败的空间。一些地方把年龄越设越低,作为一个不可逾越的“红线”,如果超过“红线”,哪怕德才再优秀、业绩再突出,也没有资格入选。年龄“红线”将许许多多奉献青春、德才兼备的干部挡在门坎之外,让一些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不太年轻的干部对年龄问题产生焦虑感。在选拔任用干部上搞低龄化,以年龄来论英雄,是对中央有关精神的曲解,容易让干部队伍年轻化走偏,而且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东西。有必要消除干部的年龄焦虑感,年龄就不应成为一个主要的参考指数。 (作者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
来源: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