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提升司法公信力

来源: 时间:2013-01-16 15:42:54 阅读量: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提升司法公信力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 刘红军

  近年来,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培育精神,以文化塑造形象,以文化增强质效,以文化提升品位,充分发挥法院文化导向、凝聚、规范、辐射作用,确保法院干警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推动了各项工作率先创新优质发展。先后被省高院记集体二等功,荣获全省公正执法先进单位、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涌现了“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范学青等先进典型。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队伍建设全过程,从团结、为民、务实、清廉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班子建设,通过制定落实院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规定、约法三章、“一岗双责”、带头办案、日常接访等制度,增强了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全面提升干警思想境界、职业操守、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大力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通过承办全区政法系统书画摄影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结对帮扶、外出考察学习、文明城市创建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引导干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院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为民意识、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是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巩固完善“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名师送教”、唱红歌、重温入党誓词、赴井冈山、台儿庄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形式,激励广大干警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为民意识;不断加强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 “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以岗定责、定责上岗、亮牌办公,把“支部建在庭上”、“党旗亮在岗上”,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把广大法官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干事创业、追求卓越上。

  三是提高能力素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按照“打造学习型法院、争当学习型法官”目标要求,制定了干警教育培训三年规划,建立了周五集体学习、法官论坛、学习考试等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委派法官参加上级法院业务培训及自主办班、自主研讨等形式,提高法官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结合最高法院卷宗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开展了岗位练兵、庭审观摩、裁判文书评比和“争当办案能手、争做优秀法官”活动,组织全院干警深入学习新刑诉法、民诉法,并统一考试,提高掌握和适用法律的能力,引导干警办铁案、办和谐案、办精品案,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学者型”、“专家型”、“复合型”法官,一线法官人均结案120余件,上诉率、发改率始终居全市基层法院最低,提升了法官的职业尊荣感和团队归属感。

  二、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养

  一是创先争优,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三学三比树形象”为载体,大力开展“远学陈燕萍、近学范学青,争当人民满意好法官”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干警的正义品质、为民情怀和清廉操守;不断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力度,《人民法院报》、《山东法制报》、《日照日报》、《日照法苑》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分别对范学青同志的事迹作了重点报道,较好地宣传提升了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我院干警范学青同志继被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后,又荣获了“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二是清正廉洁,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廉政监察、审务督查、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通过召开廉政会议、收听廉政辅导报告、签订廉政责任状、设立廉政监督员、提高廉政保证金数额等方式,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成立审务督查办公室,开展岗位廉政风险“七个一”活动,确保了审判权、执行权正确行使。

  三是规范司法,打造亲民爱民良好形象。认真学习贯彻最高法院《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和《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基本规范》,做到人人皆知、入脑入心、严格执行;在院机关和3处人民法庭开辟“光荣榜”、“监督台”、“每周一语”等专栏,在办公场所、审判场所的内墙上、楼道上,悬挂名言警句、法言法语等内容,让干警时时处处感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加强日常司法礼仪的养成,制定了干警日常行为规范和司法礼仪规范,对上下班、工作时间着装、庭审礼仪和秩序等方面作出细致明确要求;加强细节管理,严格责任追究,有效杜绝迟到早退、上班串岗、上网聊天、工作日饮酒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自觉使自己的言谈举止体现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职业特征。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司法规范化管理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的制度是实现管理规范化的有效措施。借鉴公共管理的形式,以提高审判绩效、实现案结事了为目标,以严肃纪律作风、加强审判管理和机关管理为重点,在完善制度上狠下功夫,对建院以来所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优化了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每一个环节的约束机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职责明确、流程顺畅、台账清晰的管理体系,提升了管理质量和效能。

  二是完善考评体系。以岗位目标管理为中心,将德、能、勤、绩、廉等工作指标进行量化,科学、客观、合理评价干警工作业绩和工作水平。健全完善了岗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法官业绩评价、聘任人员分级管理考核等制度规定,将全年工作量化到庭到岗,使个人努力有正确方向、群众评价有明确标准、监督指导有统一尺度、组织考察有充分依据,在全院上下形成“创先争优、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是推动制度落实。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和改进领导方式,最终落脚到制度落实上。通过月调度、季点评、立项分工、单独考核、细化考核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执行力;加强民主管理,调动干警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各项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法院发展根基

  一是加强物质装备建设。克服新建法院底子薄、任务重、困难多等不利因素,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建成启用了庄严、公正,彰显法律尊严和司法文明的审判综合楼搬,改造升级了“服务人文化、管理集约化、设施信息化、解纷一体化”的诉讼服务中心,切实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服务;因地制宜,先后对安岚、巨峰两处法庭进行了修缮改造,并按照审判区、办公区、生活区“三区”分离的要求,制作了文化版面,统一了法庭标识,使之更加满足审判工作的需要。审判区突出端庄、威严、凝重的审判特色,布局规范,设计合理;当事人休息区开辟了调解室、谈心室和当事人休息室、代理人阅卷室等,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诉讼环境;办公区配备图书资料室、健身活动室等设施,使干警工作之余身心得以放松,提升了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

  二是提高科技信息化水平。按照“打造数字化法院、建设数字化法庭”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物质装备投入力度,购置了多台服务器,更换了高清网络摄像机等网络通信设备,安装了视频接访系统、电子显示屏、触摸屏、信息查询评议一体机等设备,在道路交通事故法庭、3处人民法庭和院机关建立了集计算机网络、视频技术、多媒体图像、自动控制、数据库“五位一体”,具有庭审全程监控、实况职能点播、影像自动归档、庭审笔录同步显示等多项功能的高科技审判法庭,打破了以往时空因素对审判工作的制约,实现了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和直播,提高了审判质量、效率。

  三是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拨付专项经费,建立图书室、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文明创建活动室、廉政教育室,组建声乐、球类、摄影、书画等各类文化协会和兴趣小组,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和陶冶了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关心爱护干警,实行干警定期体检、定期休假等一系列人文关怀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干警、日常交流谈心等制度,坚持每年为全院干警办理人身意外保险,每年为干警体检一次,对患病干警院领导及时探望和慰问,有效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全院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来源: 中国法院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