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良栋:让敬畏信仰捍卫法律成为文化自觉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时间:2012-09-25 21:54:44 阅读量:

  观点阐述者: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杭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 柯良栋

  场合:公安机关法治文化论坛

  时间:5月11日

  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国首个以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为研讨主题的专题论坛,诚邀全国各地警界同仁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期如何加强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转型升级这一时代命题。就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我谈几点想法。

观点一:推进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应充分尊重文化成长规律

  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是“文化育警”战略的时代命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公安机关必须尊重文化成长的一般规律,注重其多样性、渐进性、长期性,切忌一刀切式的“批量生产”,切忌自上而下的“拔苗助长”,切忌工业化式的“大干快上”。我们要坚持多措并举、长抓不懈,从思想认识、人才培养、环境营造以及法制宣传等各个层面入手,推动公安机关法治文化持续发展。我们要在以“特”见长、以“小”显大上做文章,努力创设具有公安特点和基层优势的法治文化。我们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广大民警的主体作用,广泛深入地调动和激励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法治文化的共建共享。

观点二:推进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应着力把握其关键与核心

  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不应是形式的、工具的、外在的,而应成为全体民警的心灵体验和内心信念,其关键与核心就是要教育引导全体民警普遍确立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着力培养全体民警形成法治思维和法治人格,实现“文化”层面的法治与“工作”层面的法治之间渗透、融合、对接,让忠诚法律、尊重法律、学习法律、敬畏法律、服从法律、信任法律、信仰法律、捍卫法律成为每个民警的文化自觉,并进而转化为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转化为执法办案的规范行为,转化为依法履职的“软实力”,推动公安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法治轨道不断发展进步。

观点三:推进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应紧密结合公安执法实践

  公安执法实践与法治文化建设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一方面,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影响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另一方面,公安执法实践活动也同样影响着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能否健康发展。公安机关要继续巩固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果,进一步营造“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氛围,进一步创新执法制度、执法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场所软硬件设置,进一步加强执法源头、执法流程、执法质量管理,进一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执法主体能力建设,提高全体民警的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让民警在“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的良好氛围中强化对法治精神的理解、感悟,增强对法治文化的思想认同、感情认同、理论认同,以坚实的公安执法实践基础来培育和形成特色鲜明的公安机关法治文化。

观点四:推进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应主动融入社会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要紧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潮流,主动融入社会文化建设。一方面不能“闭门造车”,应注意借鉴其他行业先进文化,吸收国外法治文化的有益成果,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建设的新内容、新载体,不断提高法治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另一方面不能“自娱自乐”,要加强与网络文化建设融合,通过公安微博、门户网站、网上警务室等阵地,彰显公安机关法治文化的魅力,引导社会成员形成“理性、宽容、克制、守法”的优秀品格,扎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文字整理 法制网记者 陈东升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