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29 10:16:57 阅读量:
2025年7月,岚皋县城关镇一起装饰装修合同引发的劳务报酬纠纷牵动各方。纠纷涉及两家业主、30余名工人及材料商,矛盾交织、牵涉面广。经县综治中心统筹公安、法院、信访局协同发力,由城关司法所主导调解并司法确认,成功化解这场复杂纠纷,彰显了基层治理多元共治的高效能。
纠纷起因:工程违约引发连锁反应
2025年4月,郭某酒店与贾某民宿将装修工程交由张某承揽。业主按张某要求,向其女友赵某账户支付了大部分工程款。然而,张某未按约定竣工,7月2日以“工人摔倒”为由擅自离开,后续工程由业主自行完成。更严重的是,张某拖欠30余名工人工资及材料商货款,总计欠款数额较大。工人讨薪、材料商催款无果,与业主就责任划分争执不休,现场一度失控。
多部门联动:筑牢矛盾化解基础
面对僵局,多部门迅速响应。公安联系张某责令返回,要求赵某说明工程款流向并督促其支付部分款项,暂稳工人情绪;信访部门多次介入,安抚情绪并搭建协商平台,避免矛盾升级;法院清晰界定权利义务,提供法律支撑;城关镇发挥属地优势,全程参与协调。多部门各司其职,为后续化解扫清障碍。
司法所攻坚:从僵局到突破的关键一跃
7月26日,矛盾突发激化:债主围堵张某,张某情绪激动,声称“解决不了就不活了”。危急时刻,城关司法所立即汇报县综治中心,并联系法院准备调解及司法确认,同时协调镇综治中心加班应对。
在司法所主持下,各方重启调解。因张某涉多起执行案件,债权人缺乏信任,赵某主动表示愿对所有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成为突破口。最终,张某、赵某与工人、材料商代表达成协议:工人工资在一年内分期支付,材料商欠款分期至第三年结清,协议当即由法院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
这场纠纷的化解,是“公安稳控、法院释法、信访协调、司法化解”多元共治的生动实践。从多部门联动到司法所收官,既彰显法治权威,又传递民生温度,为基层治理复杂矛盾提供了可复制的“城关方案”。
作者| 魏银杉
编辑| 李娟
责编| 志寿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