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加快推动“两城共进” 未来之瞳总部集群加速崛起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4-29 10:37:29 阅读量:

“西安高新区加快推动‘两城共进’。”“丝路科学城25个商服、总部项目快速推进,未来之瞳总部集群加速崛起。”4月28日上午,在西安高新区社会民生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西安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就“强化城市韧性,提高品质内涵,推动城市建设高品质发展,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介绍情况。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紧盯“四个高新”建设目标,统筹推进“三生融合”,加快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两城共进”,持续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治理水平,全力推进“品质高新”建设取得新跨越。

坚持规划引领推动“两城共进”。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构建“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加快推进重点片区高质量发展。丝路科学城加速崛起,未来创元中心等25个商服、总部项目快速推进,未来之瞳总部集群加速形成;城市展厅、音乐厅建成投用,创新馆装修即将完工;永安领汇中心2号地块已开街,永安格韵坊、永安万汇广场正在装修施工,城市功能配套加速完善。丝路软件城形象出新,一批商业、医院和公建配套项目建成投用,凯悦尚萃酒店建成完工,福安永泰、夏中心、高智国融等项目加快推进,区域城市界面、配套功能逐渐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新建市政道路236.4公里。西安高新区持续加快丝路科学城“六横六纵”、丝路软件城“八横八纵”主干路网建设,四年累计新建市政道路245条(段)、236.4公里,核心区路网密度达到8.55公里/平方公里,全区道路通行效率提升30%;外环高速、京昆高速改扩建全部完工通车,“两横一纵”高速路网体系持续完善,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项目开工建设;15号线建设快速推进,计划年内交付投用;新增、优化公交线路22余条,城乡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实现了核心区15分钟上高速、45分钟通达全市组团,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成型。2025年,实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46个,总投资138.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亿元,全区交通基础设施网架提档升级,满足区内职工及群众出行需求。

15万人住房需求获满足。西安高新区坚持供需平衡、区域调节的住房保障原则,不断推进“好房子”建设。近三年来,住房产品供应类型加快迭代升级,累计建成住宅项目68个,供应住宅套数4.4万余套,面积620余万平方米,满足约15万人住房需求。着力构建多层次住房产品供应新体系,到2025年底,将新增入市商品房150万平方米。高品质建成投用双江公寓、上林西苑等保障房项目9个、16738套房源,累计运营保障房项目18个、34958套房源。目前已形成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体系,多元化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为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新增绿地面积223.24万平米。西安高新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双碳”战略,坚持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5分钟可达”为目标,四年累计新建及提升综合性公园11个、口袋公园67处,新增绿地面积223.24万平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5平米,形成了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高质量完成了唐延路等重点道路提升改造,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有效提升优化城市界面。深入开展城市停车秩序整治,累计新建公共停车位12200个,增设路内停车位10715个,利用绿地、林下空间,增设非机动停车位1.8万余个,多措并举扩大停车资源供给。2025年,计划新增道路绿化及口袋公园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建成开放公园2处,新增公园面积7.13万平方米,新增1300个公共停车位。

 

城市综合承载力提档升级。西安高新区聚焦城市服务功能短板,新增及改扩建自来水厂、污水厂4座,新增日处理能力9万吨,全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9.5万吨;建成小仁、软件园等10座110千伏变电站和330千伏西郊输变电线路,园区供电设施更加完善。2025年,41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高新融媒记者 张静攀)


编辑:侯宜均

责编:马 宁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