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关口镇人大:凝聚代表力量 三线攻坚筑牢抗旱屏障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4-29 10:47:20 阅读量:

面对2025年3月以来的持续旱情,旬阳市关口镇人大组织68名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全员下沉,以“精准摸排保底线、双线送水稳民生、务实监督护长远”三线发力,在抗旱一线践行代表担当。截至4月28日,推动解决群众急难问题10余件,保障1.2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惠及9村1社区3200余名群众。

一线摸排:代表脚下沾泥土,旱情台账有温度

镇人大组建6支“抗旱攻坚代表小组”,采取“田间走访+夜话恳谈”方式,对全镇水利设施、高危缺水户、产业受灾情况开展立体化排查。代表们用7天时间走遍35个村民小组,绘制“旱情热力图”,锁定江北村三组高位缺水、关坪社区烤烟基地墒情告急等3处重点问题。针对排查发现的管道破损、送水路径不畅等难点,推动镇政府实施“引水上山”工程,累计修复水利设施3处,新建饮水管道5.2公里,80余户村民告别“望天吃水”。

双线攻坚:清流润泽千亩田,甘泉入户稳民心

产业纾困线:面对关坪社区千亩烤烟基地土壤含水量跌破12%的危机,10名农业领域代表组成“护苗专班”,协调运水车10台次输送灌溉水60吨,创新采用“无人机叶面补湿+覆膜保墒”技术,7天内抢栽烟苗1200亩,成活率从60%跃升至85%。民生保障线:针对江北村三组16家群众“水缸见底”困境,代表连夜启动“送水到缸”行动,每日运送达标饮用水,同步在10个村设立“人大代表用水监督岗”,发放节水手册500份,签订节水承诺书300户,实现生活用水精准保供。

务实监督:拧紧抗旱责任链,群众参与筑防线

镇人大立足乡镇实际,组建“代表+群众”联合巡查队,对农资商店、水利设施开展“接地气”式监督:推动3处泵站限时修复。代表们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利用现有资源疏通灌溉渠2公里,整修蓄水池3口,新增蓄水量200立方。同步建立“代表包片”机制,将68名代表编入9个责任网格,通过“大喇叭喊话、板凳会答疑”动员300余户村民加入节水行动。村民张先锋扛着铁锹加入清淤队伍时说:“人大代表带着干,咱们自救更有底气!”

旱情映初心,滴水见真情。关口镇人大代表不摆“花架子”,不搞“高大上”,用修通一段管道、守护一方水缸、动员一批群众的扎实行动,在48天抗旱攻坚中交出了一份“零停水、零撂荒、零火情”的履职答卷。当清流涌进千亩烟田,当甘泉注满百姓水缸,代表与群众携手浇筑的抗旱长城,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坚实的民生底色。


作者:张镇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