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无法但有法,现在有法但无法”

来源:法制日报 时间:2017-01-23 10:46:06 阅读量:

“以前无法但有法,现在有法但无法”

  胡建淼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法治状态大大好转。但也有个别地方领导对法治没有真正地认识,特别是以为法治妨碍工作效率,“要完成任务没法依法,要依法没法完成任务”的认识还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次我到地方去调研,有人反映说:“以前无法但有法,现在有法但无法”。起初我听不懂,什么“法”不“法”的,好像是绕口令。后来听他们解释后,觉得说出这样的话还真是令人深思。

  这里,前一个“法”是指法治,法律要求;后一个“法”是指工作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前,我们工作中没有法治要求,所以要完成任务有的是方法;现在,既要求我们完成工作任务,又要求我们符合法治,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

  为此,他们还为我举例说明:以前拆迁遇上“钉子户”,我们不讲法治,那我们就可强拆,或者花30万元委托“中间公司”拆迁,有的是办法;现在既要求我们什么时间内拆平某块土地,又要求我们合法,不得强拆,如果遇到“钉子户”,我们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对于上访户,以前只要求我们做到“零上访”,那我们有的是办法,要不“花钱买平安”,要不“抓人逮人关人”;现在,既要求做到“零上访”,又要求合法,不得“花钱买平安”,也不得“拦访截访”,那我们就实在没有办法了。

  这句话概括得很有水平,而且解释得很生动,所举例子在现实中的确也存在。但我以为,这一观点还是“以点盖面”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大会上讲话),脱离法治办事情,虽然一时一地可能也能完成任务,但从长远看,往往会有许多后遗症。

  违背法治的做法,为了一时的稳定,结果会造成长时期的不稳定;为了一人的稳定,结果会造成更多人的不稳定;为了一地的稳定,结果会造成更多地的不稳定。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恰恰是符合法治的方法。

“以前无法但有法,现在有法但无法”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