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感悟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1-05 14:46:25 阅读量:

   ——践行“三严三实”  始于修身律已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从2015年4月底开始,中央政治局带头,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层以上领导人员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自此“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方案》强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作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要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个人是参与社会活动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人都尽全力做好自已,切实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饱食精神食粮,做到不该伸的手不伸,不该讲的话不讲,不该做的事不做,做到行得正、走得端,社会自然一派清明祥和。
修身律已,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切身践行。作为一名2015年新招录的应届生公务员,刚进入镇安县检察院民行科工作,对权力的感知尤其是职权的使用并不是那么深刻,有关工作也只是初步了解阶段,对“三严三实”的某些方面,尤其是“严以用权”的体会并不是很深切。然而,对“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确实耳读目染,深入骨髓。高中时期,天天思考商洛中学的励志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学期间,时时深思重庆大学的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学校的教育和氛围,与“三严三实”个人修养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自己一直也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可以从过去得剪影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剖析存在“不严不实”问题的原因,为今后的为人、处事定下目标,为严格践行“三严三实”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情况及了解到的周边发生的正反两方面案例,深刻认识到了“不严不实”的严重危害。对照党章和党的纪律规定,聚集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与老师、同学,领导、同事进行坦诚的交谈,深入核查了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的问题,并对其存在的根源进行深刻地剖析,现将近期的反思核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
(一)修身层面
在平时的工作和日常言论中,能在不断学习和理解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至始至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并在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紧跟党的方针政策这个大方向,没有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没有出现与党员身份不相符合的行为和言论的情况。但近几个月来忙于求职、处理生活上的琐碎事务,在党的大政方针的学习上还存在着不够深入,不够及时的现象,今后一定要在这上面多下功夫。
(二)律己层面
一直以来,我都我注重生活细节,克制个人欲望,培养健康兴趣;同时也坚持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但还是存在不足,主要是克己督人的意识不够。虽对奢靡之风深恶痛绝,对铺张浪费现象反感异常,但一直认为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对某些违法违纪行为缺少监督的勇气,无法理直气壮地去制止,责任感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谋事层面
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意识不强。学习不够勤奋,思考不够深入,存在墨守成规、用老思维解决新问题的现象,吃苦只表现在完成工作任务上,未充分表现在学习、创新和思考上,善学习、勤思考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工作态度上,有时精神懈怠,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够,只看成绩多,对待别人经验学习借鉴不够,容易满足。
(四)创业层面
有时安于现状,开拓进取精神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初到民行科,很多事情都对科长有太多依赖,缺乏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制约民行工作深层次开展问题上还显得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习惯按老套路老办法前人的思维解决问题。
(五)做人层面
一是对科学的政绩观、事业观理解不全面,工作中存在功利主义色彩,不能完全做到一心为公。二是过分注重待遇问题。有时在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风气滋长的大环境影响下,产生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随波逐流、思想滑坡,出现看待遇、重面子的现象,不能时时处处对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学习内容狭隘、强度和力度不够
虽然才从学校毕业,但学习的内容多与课业任务相关,对于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书籍和课程涉猎较少,有时甚至在思想上也会时不时地产生松懈,觉得自己目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可以胜任现下的工作,不自觉地就拖延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其次,用来学习的时间有限,没有系统的规划,也没有给自己制定学习任务,学习的随意性太大。
(二)工作安于现状、不够积极进取
对工作的预期没有更高目标,严格要求不够,标杆立得不高,贪图稳定的环境。工作实绩也局限于前人的标准,有时甚至胆小怕事,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够。
(三)社会阅历浅,视野狭隘
刚从校园迈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不久,对检察院的相关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还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对民行科的工作更是知之甚少,不知如何做好科长的帮手,更没有能力去独立的开展工作。
(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
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很多东西局限于理论学习,实践践行不够,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差“最后一公里”问题急待改进。
 
三、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勤奋学习理论业务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真正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保持政治坚定;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社会管理、最新司法解释等各领域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探索检察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新路子,发挥好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坚定“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人民”一词,强调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牢记习总书记的谆谆告诫,立足本职,不断增强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并始终将之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事、处处、时时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心目中最高位位置,做人民群众内心的忠实好干部。
(三)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牢固树立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充分认识创新对开创民行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意义,勇于探索新形势下民行工作的发展规律,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研究和创新民行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路、全新的举措,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民行工作。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