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应从七个方面加强创新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9-01 17:09:43 阅读量:

     发展的世界要求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政党也在不断调整、完善自己,加强基层组织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变化,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的变化,迫切需要广大基层组织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党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建工作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实现其应有的促进和推进作用。从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自身建设来看,随着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党员思想的多元化、文化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对自身价值的注重也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要求,新时期要把我党建设成为创新型政党、学习型政党、服务型政党,为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党支部对中心工作的推动和保障作用?笔者从以下七个方面作粗浅的论述。

一要在党建理念上创新。首先要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并且着重强调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因此,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不仅要加强,最关键的是要创新。同时,基层党建的面临的种种问题也只有在创新中才能解决。其次要树立党建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为部门中心工作服务的思想,要求广大机关党务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断提高驾驭和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巩固党执政的物质基础。三要进一步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宗旨,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以党建促进单位和部门中心工作,把基层单位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服务型”的机关。四是树立党员有利益需求的理念。要坦承党员有合理的个人利益需求,有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需求的权力,党组织有保护党员合理个人利益的责任,尊重党员合理要求,主动研究和解决党员的个人需求,调动党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要在党建管理上创新。首先要对总支和支部实行差别化管理。针对不同性质的机关支部,确定不同类型党组织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建立不同行业和系统的分类管理的党建模式。二要创新教育培训方法,要针对不同类型机关的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不同文化结构和年龄层次的党员开展不同的教育和培训方式。既要注意发挥行业和系统的先进,又要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励广大党员。三要在思想教育和党员管理有创新。既要用传统的方式加强理论灌输,还要充分运用电化教育、网络和大众传媒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教育。在党员管理方面,要坚持新常态下从严管理常态化,切实落实党要管党的要求。
  三要在党建方式上创新。首先要破除党建神秘化,坚持党务公开,特别在党员发展、党费收缴、评优树模等方面,让更多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人员了解党组织、靠近党组织。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党员也是普通的人,我们要充分尊重党员、理解党员、帮助党员实现自身价值。要十分注意运用创先争优、示范服务等活动发现和培育起党员和党组织中的先进,并用先进的事迹教育和引导大家学有榜样、看有标本,让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得到大家认可和尊重,在职务晋升和薪酬方面得到优先,并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党员。三要注意根据各种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的特点,针对本支部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样化组织活动方式。同一个部门或单位,相关科室和业务有较大区别,由此组成的支部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也要不仅相同,要有针对性开展党组织生活。四要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注重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视频的优势,积极开辟网上党员组织生活新途径,进一步拓展党组织的活动空间,特别针对青年人居多的支部,要注重他们学习、工作方式的区别,而开展学习和思想教育。
  四要在党建内容上创新。首先要突出“活”字。避免干巴巴的说教,板起面孔训人,照文件和报纸宣科,教育内容要与党员群众的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要与组织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与机关共青团、妇女、工会组织联系,组织开展内容健康活泼、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特色的活动,增强组织的感召力、感染力、吸引力。二要突出“实”字。注重党员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既要注重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业务技能,做到政治和业务并重,德能相结合;既要大力宣传政治理论,也要面对现实问题,并注重用理论指导实际,用工作成效检验政治学习是否深入;既要强调党员义务,也要尊重党员权利。三要突出“亲”字。党组织是党员之家,要教育引导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又要关心爱护党员,关注党员工作、生活实际,解决党员工作和家庭实际困难,维护党员合法权益,邦助困难党员度过难关。
五要在组织方式上创新。首先要实现党组织在基层的全覆盖。要改变一往一个部门或单位一个支部(总支)的作法,针对机关科、室、股、队的大小、人数多少和工作特点,划“行”归“市”,科学设置支部或党小组,并明确支部班子负责人的职级。同时要积极探索在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设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联合、挂靠、选派”等方式,配齐配强班子,使所有机关党建组织运转经常化、制度化。二是通过城乡支部联动、不同行业党组织联动,建立相互学习、帮助的工作机制,以强班子带动弱班子建设,让广大党员通过这些活动达到换位思考,从而激发更多党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六要在党建制度上创新。首先是要创新基层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制度,将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制度化、经常化,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格治党的要求,将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化,要继续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完善个人事项报告、财产申报、出境报告等制度,要将查办违法违纪的高压势态制度化,同时要积极探索作风建设常态化的系列制度,将此前好的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并不断摸索新的管用的作风建设制度;二要健全组织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党员真正具有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建议权、监督权,激发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热情,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要创新关心爱护党员的工作制度,积极为党员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给党员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促进党员提高能力和水平,使他们成为骨干、能手和专家。四是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要坚持严格质量进、严肃政策出,形成党员队伍自我纯洁的机制。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