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法院执行工作的调研报告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5-29 14:34:42 阅读量:

  -------以武功法院执行工作调研为视角

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主要工作,是实现涉诉群众胜诉权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基层人民法院认真贯彻司法为民方针,认真履行执行职能,认真办理执行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基层法院执行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看,被执行人难寻、执行财产难动、执行力量不足、执行力度不大、执行信访处置难度增大等问题依然存在,执行工作仍然是社会各界反映较为强烈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这一实际,近期,武功法院组建调研组,采取召开执行工作专题分析会、召开执行工作人员座谈会和与涉执案件当事零距离交流征询意见及建议等方式,就2013年以来执行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法院执行工作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以期实现执行工作健康有序、执行有力、质效提高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之目的。
一、武功法院执行工作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每年年初,院党组对执行工作专门进行研究,明确工作目标,量化工作任务,将执行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的重要序列。日常工作中,经常研究执行工作,适时组织和部署各种专项执行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工作开展过程中,遇重大执行活动或有影响的案件,分管领导带队执行,亲临一线指挥。经梳理统计,2013年以来,该院党组先后召开执行工作专题分析研究会16次,院党组成员参与指导协调执结疑难执行案件9案,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一线开展执行工作调研活动8次,院分管执行工作的副院长带队执行12次,始终保持了执行工作的强大势头。
2.建立机制,提高质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把解决“执行难”摆在法院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建立健全执行工作机制:建立了法院执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执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协调推进重大疑难案件的执行;积极构筑基层协助执行网络,充分发挥联络员贴近基层和群众的优势,畅通执行信息渠道,为执行工作提供了基础保证。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单位部门的信息沟通,把被执行人的信息纳入机构征信系统,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赢得支持和配合,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建立查封、扣押、划拨、拘留、评估、拍卖登记和执行款物管理、中止恢复执行等管理制度,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和管物;建立执行队伍监督管理机制,推行实施执行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案件质量检查考核,规范干警执行行为。经梳理统计,自20133月,该院先后建立健全执行工作制度措施12个,与威慑机制成员单位建立协作互动点16个,在全县乡镇、社区和村庄聘请执行联络员68人,机制建设为促进依法执行、提高执行质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多措并举,强化执行。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挥执行工作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积极应形势变化,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强化执行能动作用:一是开展专项执行活动,先后开展了清理执行积案、集中执行涉弱群体案件、执行春风行动等专项执行活动,清理执结了一批积案、骨头案和钉子案;二是注重执行方法,因案制宜,积极组织突击执行、集中执行、蹲点执行、假日执行、和解执行等行之有效的执行方式;三是强化执行威慑力,对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查封、扣押、拘留等强制措施,坚决予以执行。四是注重执行宣传造势,利用法制宣传重大节日、干警下乡执行时机和网络、电台、电视报纸、刊物等媒体,广泛深入的宣传执行工作的法律规定和法院采取的重大执行工作举措,宣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曝光拒不履行执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黑名单,营造执行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经统计梳理,2013年以来,该院通过强化执行举措执结320余件,案件执结率97.6%,执行款物折合人民币3936万余元,其中:与公安、国土、建设、工商、金融等部门密切协作,“点对点”实施查询、扣押、冻结、划拨等强制措施96案次;借助中秋、国庆和秋夏两忙等时机,组织集中执行、突击执行112次,执结“三养”“三农”类案件98件,执行标的折合人民币34万余元;执行和解案件79件,并对36名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和刻意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采取了罚款、拘留、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同时利用各种媒体、通过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发布执行工作法律法规和法院执行工作举措、动态等信息56条,有力地推动了执行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双赢目标的实现。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