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面包车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6-07 16:24:13
阅读量:
长期以来,一些农村面包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面包车超员超速、乱停乱放、不按时年检、非法营运等现象突出。尤其是节假日,面包车充当营运客车,严重超员,容易诱发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加强农村地区面包车交通安全管理,全力预防涉及面包车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当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实际,加强了对客运车辆、7座以上小型客车的管控力度,特别是对农村面包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大力整治,收到了一定成效,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下面,针对农村面包车现状,探讨治理对策,仅供大家参考。
一、目前农村面包车的现状
1、农村面包车数量大,增长迅猛。面包车以其空间大、承载多、价格低廉等特点深受农村群众青睐,很多从事小生意经营者、泡短途运输者的首选车型。据有关统计,2013年,全国小型微型面包车数量达1438万辆,全年新增加200多万辆,增长速度迅猛。车型主要以长安、柳州、五菱等品牌为主。
2、农村面包车交通违法现象突出。农村面包车绝大部分属于个人所有,集中统一管理难度大,驾驶人缺乏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面包车超员、超速、乱停乱放、未按时年检、非法营运等交通违法现象突出。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客流量大,面包车严重超员、超速行驶、客货混载等现象成为诱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隐患。
3、农村面包车安全状况堪忧。面包车主要行驶在农村、山区等道路状况较差的道路,通常满负荷甚至超负荷使用车辆。较差的道路环境和长期超负荷的使用,导致面包车车况差,“病车”上路问题突出,安全隐患非常大。据统计,2013年,全国发生涉及小型微型面包车交通事故1.3万起,其中近6000起事故发生在农村地区,造成近2000人死亡。
二、农村面包车交通安全问题及原因
1、驾驶人因素:农村面包车违法行为突出,首先是一些驾驶员为了谋取非法经济利益,将交通安全置之度外,贪图多拉快跑,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员行驶,有些车主甚至将后座拆除来装货,客货混装,存在交通事故隐患。
2、车辆因素:面包车自身安全性能较低,与其他车型相比,面包车存在材质低廉、体积小、质量轻、底盘高等缺陷,如若车速过快或者是在急打方向转弯时,极容易翻车,发生交通事故。
3、道路因素:广大农村地区道路曲折蜿蜒,且多临河临崖,虽经近年来农村“村村通”建设的发展,而这些“村村通”道路弯多、路窄、缺乏交通安全设施,这些隐患严重威胁着行车安全,尤其是面包车。
4、管理因素:一方面是基层交警部门警力严重匮乏,路面管控不到位。面对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和不断增加的车辆,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工作量与日俱增,尽管交警日复一日地奋战在公路一线,开展路查路检,然而长期跑运输的违法车辆驾驶员遇有民警上路就相互通风报信,躲避检查,民警撤离路面后继续违法驾驶,与民警玩起了猫做老鼠的游戏,面包车交通违法行为难以根治。另一方面,农村面包车违法行为普遍,而面包车驾驶人法律意识淡薄,遇有交警查处违法行为时,违法当事人动辄与民警发生争执,不配合执勤民警处理,甚至发生当事人故意刁难、谩骂、攻击民警,暴力抗法的事件,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民警对面包车违法行为的纠处。
三、加强农村面包车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源头管理,坚决筑牢第一道防线。
一是迅速开展全国农村面包车摸排整治行动。逐镇、逐村、逐户摸排调查,确保基数准确,同时,建立健全面包车辆驾驶人、车辆基础档案、台账,对面包车实行“户籍化”管理,在乡(镇)一级建立教育管理档案,全面实行人车锁定的工作原则,把面包车作为重点车辆管理,确保辖区面包车不漏管、不失管。
二是车管部门严把面包车检验关。凡7-9座以内面包车办理新车注册业务时,认真比对产品公告项目,严格核对驾驶室座椅的宽度深度高度,核准座位数。对不符合审验规定的一律不得通过,责令其立即整改;参加年检的面包车,对方向、制动、轮胎磨损及灭火器配备都要仔细核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不予核发合格证,待安全隐患完全消除后,方可发放检验合格证,确保车辆上路行驶安全。
三是加强车辆隐患排查。基层公安交警部门要定期深入镇村,与面包车驾驶人逐一见面,进行宣传教育,逐车检查台帐信息,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预防事故发生。
(二)加强管控,严厉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