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承认养老缺口更要直面深层次问题

来源: 时间:2013-01-16 16:01:20 阅读量:

  银玉芝

  在 “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上,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本报今日18版报道)

  就在两个月前,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还信誓旦旦地说,当期并不存在基金缺口的问题。事实上,即便当期不存在养老基金缺口,并不表明当下的养老制度不存在问题。在这一点上,戴相龙的表态可谓科学而严谨,既直面问题并建议加快完善养老制度。

  养老缺口是目前的养老制度最表层和最直接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正是因此,一些人自然打起了延迟退休的主意。没错,延迟退休可能不可避免,但这治标不治本,而且只是简单强调延迟退休以缓解养老缺口,无异于用穷人的钱补贴富人,很不公平。之所以这么说,就要回到当下养老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上:公务员在金字塔顶端,紧接着的是事业单位职工,然后是还算有点保障的城镇职工,最后是大部分基本没有保障的农民、部分城市居民。

  当下养老制度给大部分阶层、群体造成了公平性焦虑。普通公众(及其所在企业)承担了较重的负担,却享受不到不需要自己掏钱或缴纳很少养老金的事业单位、机关单位职工那样的养老待遇。在公平问题未解的背景下,以养老缺口为借口,贸然说要推行延迟退休,招致反对便在情理之中。因而,面对养老缺口,回避不是办法,直面才有出路。当下,最迫切的不是讨论是否要延迟退休年龄,而是竭力推动养老制度改革等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应该意识到,被迫延迟退休年龄是果不是因,养老基金缺口也更多是历史制度因素所造成。更何况,中国人口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实际上,延迟退休既加重企业负担,也导致企业、社会运转效率降低,老年人毕竟体力、思维、健康都不如年轻人。如日本,因为老年就业人口较多,其经济效率和活力比以前大大降低。日本是在整个社会老龄化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大量大龄人口被迫就业。

  反观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已经接近尾声,如不及时解决人口结构问题,不改革不公平的养老制度,走到日本那一步,被迫延迟退休年龄,也不是没有可能。若真到那一天,中国社会的矛盾或将比今天更加剧烈,这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承认养老缺口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坦诚认知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希望相关部门直面更多的深层次问题,推进养老制度朝着公平的方向改革。

来源: 山西晚报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