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时间:2013-01-16 14:25:46 阅读量:
法制网记者 邓新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深刻指出,要着眼长治久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制度建设,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刚结束,广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明国就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如何推进广东社会建设、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政法队伍建设,打造平安广东、法治广东等问题,接受了法制网记者专访。
社会建设:积极探索广东特色新路子
“十八大报告把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要求。这些新观点新要求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思路和重点。”朱明国说。
朱明国介绍,2011年以来,广东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年多来,广东社会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了完善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及7个配套文件,形成加强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
各项社会事业得以加快推进。广东通过做实“基本民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保障“底线民生”等举措,突出解决了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
进一步深化了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广东印发了《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关于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和培育发展,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新的社会治理结构;
城乡基层建设得以进一步完善。构建平安幸福社区,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全面铺开“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等活动。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广东社会建设将会有两个方面的新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朱明国说,为此,广东将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民生社会、平安社会、法治社会、公平社会和活力社会。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