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寓充数”的保障房映射执政理念错位

来源:齐鲁网 时间:2012-09-25 21:59:06 阅读量:

  范子军

  10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中,武汉分到11.8万套的任务量。根据记者的调查,本应该建设保障房项目的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茅店村却没有动工。一座已建成十多年的学生公寓,被钉上了“公租房”的牌子,并称是去年开建的。去年武汉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曾以报纸广告专版的形式刊登文章,称“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101.98%圆满完成”。(齐鲁网相关新闻:武汉学生旧公寓"贴牌"变身保障房 住保办称今晚回应)

  这则新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那个滥竽充数的典故,这不正是现代版的“滥寓充数”吗?拿那些旧公寓、老宿舍来冒充保障房,并且由此取得了超额完成保障房建设指标的光鲜政绩,实在不能不叹服时下某些官员太有才了!

  叫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的情形不只武汉有,珠海、东莞等都有类似“贴牌”保障房的情况,渣打银行调研报告披露的相关信息更令人沮丧:国内真正新建保障房不足三成!而有关官员干脆道出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的秘诀是“筹集为主,新建为辅”,如此主次关系足见执政理念错位到何等严重的程度。

  国家大力保障房建设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政策,然而,少数地方总叫苦不迭,抱怨没土地、缺资金,建成的保障房也大多在偏远地段,其中的豆腐渣工程更是屡见不鲜,如今惊曝“滥寓充数”现象如此普遍,让人情何以堪?民众疾苦、民生冷暖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心中还有位置吗?

  少数地方截留政策,弄虚作假,煞有介事地冠以“保障性住房建设示范基地”之类的美名在,而2011年“已经完成”的这些“样板”至今却依旧在沙盘里,或裸露着大坑,真搞不明白到底向人们“示范”啥,这岂不正素来让人不齿的“既做婊子,又树牌坊”?如此敷衍民生工程,怎能得到民众的信任、满意、拥护和尊敬?如此执政作风,是可忍熟不可忍?

来源: 齐鲁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