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时间:2012-09-25 21:54:09 阅读量:
我省认真按照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的部署,紧密结合全省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实际,不断深化“法律进社区”工作,促进了居民法律素质和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首先,建立社区普法阵地,打好社区普法的基础。我省把普法固定阵地建设作为“法律进社区”的基础性工程,大力加强了社区普法广场、法制长廊、普法电子显示屏等阵地建设,全省县(市、区)建有百米普法长廊130多个、乡镇街道建立30米以上法制宣传栏1260多个、社区等基层单位建立普法宣传栏、宣传橱窗近3.67万个,这些普法阵地拉近了居民与法律的距离。
其次,开展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增强社区普法的针对性。如何让居民感受到法律有用、感受到法律的温暖,这是普法得以深入人心的关键。“五五”普法之初,我省整合法律人才资源和新闻媒体资源优势,在全省策划并启动了“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到目前为止,已举办217期,参加活动的公益律师达到900余人次,服务对象覆盖全省所有设区的市。另一方面依托新法制报社,整合新闻媒体资源,组织新闻记者宣传推广“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为扩大“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的品牌效应,我们还开通了公益律师进社区QQ群和微博,近百万人次群众通过现场、热线和网络等途径享受到一对一的法律服务。
此外,发挥大众媒体优势,扩大社区普法的覆盖面。全省建有普法网站(网页)116个,报纸、电台、电视台开设法治栏目298个。
最后,深化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增强社区普法的实效。在开展基层依法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法律进社区”,于2007年启动“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对开展活动好的社区进行命名表彰。目前,全省已分级命名表彰了100个省级、212个市级、695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通过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促进了“法律进社区”的开展,增强了社区普法的实效。法制网记者 于呐洋整理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