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长安法院 | 七旬老人的烦心事可算解决了!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9-11 21:52:41 阅读量:

近日,一场由公交车急刹导致的事故纠纷,在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引镇法庭副庭长刘智中的耐心调解下成功化解,老人不仅获得了合理的赔偿,更感受到了法律的温暖与社会的关怀。

那天早晨,姬大爷像往常一样乘坐公交车去公园锻炼。车辆行驶途中司机为避让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紧急刹车,导致李大爷失去平衡摔倒在地。经医院检查,姬大爷腿部受伤,需住院治疗。

事后,姬大爷要求公交司机、公交公司和保险公司承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公交公司仅为姬大爷垫付了医疗费,但公交公司认为急刹车是为避免更大事故,属于不可抗力,保险公司也表示仅愿意承担一万元,对姬大爷要求的误工费不认可。三方各执一词,问题久拖不决,姬大爷起诉至长安区人民法院,要求司机、公交公司和保险公司赔偿自己医疗费、误工费等。

 

法官介入

耐心调解化干戈

 

刘智中法官接手案件后,没有急于开庭判决。他深知,只有全面了解案情与各方诉求,才能妥善处理这起纠纷。刘智中法官仔细梳理了案情,深入了解每个当事人的想法和难处:对于受伤的姬大爷来说,尽快拿到赔偿款用于后续治疗和生活迫在眉睫;对于客运公司和保险公司,也需要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考虑到原、被告双方情绪对立,刘智中法官决定以“背对背”的方式,耐心地与各方展开沟通调解。

 

在与保险公司沟通时,刘智中法官详细阐释保险条款,明确指出事故情况属于保险赔付范围,让保险公司清晰认识到自身责任。同时,他还告知保险公司,虽然姬大爷已年过七旬,但一直从事养蜂工作,此次事故导致其住院治疗,收入确实受到了影响。

 

在与客运公司交流过程中,刘智中法官认真剖析事故中公司应承担的责任,还就后续如何更好地保障乘客安全提出了建议。

 

对于姬大爷,刘智中法官同样不厌其烦,耐心地向他解释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计算标准,并劝慰道:“您看,大家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咱们也尽量互相理解,把事情尽快圆满解决了,您也能安心养伤。”

 

在刘智中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各方终于达成一致。保险公司同意向姬大爷支付含误工费在内的1.3万余元,同时支付公交公司垫付的医疗费。

 

签字时,姬大爷拉着刘法官的手说:“我不是非要争多少钱,就是想要个公道。刘法官,这次的事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这起看似普通的纠纷,背后体现的是法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刘法官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用来解决问题、传递善意的工具。我们的目标不是谁输谁赢,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法律的温暖。”

 

如今,姬大爷已逐渐康复,而这段经历也成了社区里的一段佳话。许多居民表示,通过这件事,他们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更看到了法官为民解忧的真诚与担当。

 

小案件关乎大民生。长安法院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坚持把调解工作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努力寻求矛盾化解的最优解,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效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阶段,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体会到公平正义的温暖与力量。

 


作者| 王婷伟

编辑| 李娟

责编| 雪云

审核| 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