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法院 | 一场商标侵权案的普法 “蝶变”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4-24 09:39:40 阅读量: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知识产权“严格保护”与“包容审慎”并重的司法理念深入基层,深化推动“两行动、两措施”走深走实,4月23日上午,西安碑林法院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走进碑林区保吉巷社区,公开巡回开庭审理了一起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

方式“新”了,效果更好了

该案由碑林法院副院长张勇担任审判长,与综合审判庭副庭长许扬、审判员武清组成合议庭,吸引了几十名社区居民旁听庭审。这场社区里的巡回庭审突破法庭空间限制,将抽象的法条转化为鲜活的“法治公开课”。这场“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的庭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知识产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原告是一家餐饮企业,其注册的“马路边边”商标在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后原告发现一家名为“辣芋坊马路边串串”的商户在门头招牌、线上平台中使用了“马路边”字样,遂以侵害商标权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经查,被告店铺开业时间较短,经营规模小、利润微薄,经营者称其选择“马路边”字样作为店招是因其店铺紧邻社区主干道,主观上无侵权故意,也未意识到需取得商标授权。

庭审中,合议庭耐心倾听双方的诉辩意见,围绕“被告使用‘马路边’字样经营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被告使用‘马路边’字样是否构成正当使用”“若构成侵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大争议焦点充分展开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

社区旁听居民表示:“这次庭审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知识产权的窗口,知识产权保护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后我们在生活、经营中也会注意避免侵权。”

解纷更进一步,普法更近一点

“知识产权保护不是‘一刀切’的冰冷规则,而是有温度的价值平衡”,庭审结束后,审判长张勇向旁听居民释法明理时说道,“一方面对‘搭便车’‘傍名牌’的恶意侵权重拳出击,另一方面对法律意识淡薄的小微经营者也要给予容错空间,维护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感谢法院把庭审现场搬到咱们社区!” 南院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常晓华感慨道,“希望法院多来社区开这样的‘法治门诊’,我们也会配合做好‘法律体检’,让商户们少走弯路、不踩雷区。”

巡回审判,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通过“送法进社区”,社区居民对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保护范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零距离感受司法温度,以鲜活案例诠释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既为创新主体筑牢法治屏障,也为小微经营者厘清法律边界,力求实现从“审理一案”到“治理一方”的社会效果。

今后,碑林法院将立足区域发展实际,持续探索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既当好创新成果的“守护者”,也做好市场经济的“调节阀”,通过巡回审判,以典型案例剖析、法律咨询解答等形式,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用司法温度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以法治力量护航企业行稳致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秦 甜

编辑:侯宜均

责编:马 宁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