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的传承中发展

来源:中华志愿者杂志 时间:2017-03-14 01:40:20 阅读量:

孔令义将军接受记者采访时现场创作

  中华志愿者杂志(记者:许顺喜)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瑰宝,可以说源远流长。而中国书坛关于书法传统继承与创新的争辩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书法艺术已经进入新时期的今天,什么样的书法艺术才符合新时代文化的审美标准和要求?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传递它的真善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著名军旅书法家孔令义将军,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书法创作应坚持正确的导向

  “书法创作导向应该怎样正确引导,是一个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书法创作的导向决定书法创作的方向,书法创作就像马路行车,方向引导很关键。在今年两会上,我很高兴看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提出的《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的话题,这也我多年关注话题,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开始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开来。”著名军旅书法家孔令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著名军旅书法家孔令义向记者讲述字体演变的过程

  中国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多种字体的演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文字是记载历史延化的符号,当中国文字延化为书法,它是文字表现形式的艺术化、是艺术的载体,是在汉字发展基础上的艺术延伸。书法创作如果离开文字自身的表现形式,一味追求演变创新,肯定是书法创作导向性的错误。

孔令义将军和先锋派作家王新探讨书法艺术的发展

  孔令义表示,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追求都是建立在前人传统基础之上的一个传承关系?然而又均是在进行着滤择,批判性的扬弃。每个时代都是在统观前人所有遗产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时代的审美需要取舍着、选择着新的艺术道路。通观书法历史长河和历代书家的成长,无不是在传统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才进入创作、创造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书法创作是在继承中求得发展,是在临写古人优秀碑帖中灵感萌生,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当代新的有生命的东西运用超意识的审美眼光,挣脱传统“理念”的束缚提高悟性,充实底气,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方能创作出发人觉醒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孔令义将军向记者讲诉如何正确理解书法的传统与创新

  众所周知,当下时代,书法创作已不再是单一的艺术概念,书法创作受价值观的冲击,淡化了它作为艺术所存在的实际价值。近些年有权威的书法机构和非权威的各种所谓机构名目繁多的评奖活动,由于导向和出发点偏差,使得书法发展的方向越走越偏,从而让初学初练书法者迷失了方向。

  要解决书法创作偏离艺术的误区

  谈到这些问题,孔令义认为书法的适用性、普及性是检验书法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离开了这两点,书法创作就偏离正确的轨道。书法不能以强调艺术性去篡改它的适用性内涵,任何一种书体的创作脱离书法创作要求的规范,在艺术面前就会变得贻笑大方。书法创作倘若单一的以个人的名气来涵盖艺术的规范,写出来的作品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不能被公众所认可,注定是创作上的一大败笔。我不反对书法创作提倡创新,但对大呼大踊,假借书法精神的错误引导很难认可。我崇尚书法创作的博取众长,多次为博物馆、纪念馆、公园、酒店题名,依托的就是正规艺术的生命力,只有正规的书法创作才是艺术发扬光大的正道。

著名军旅书法家孔令义将军创作的书法作品

  要解决忽视冷落主流书体的误区

  孔令义认为当今书法发展的瓶颈所在,是引导书法创作走出误区迷津的唯一出路。书法创作要关注主流书体,重视主流书体。何谓主流体?主流书体就是与所生活的时代官方行文的常用书体。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各有不同的主流书体,一般每个时代由一种或两种字体作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书体,中国汉字从象型字、甲骨文到篆、隶、楷、行几大书体,每一种书体都是经历和代表着一个时代,其中经历几个时代,使用性最广最流行的是楷书、行书书体。而近些年,无论是中国书协还是社会团体的各种书法展,片面强调创新而忽视对主流书体的足够重视,甚至很多评奖,主流书体被边缘化,受到冷落压制,而狂草怪隶丑篆占了评奖的主台。究其根源,是参与评奖的专家评委的喜好占据了统治地位,专家自己不写不练主流常用书体,就使得主流书体的评奖份额受到挤压,从而在浮躁时代出现极不正常的现象。解决书法创作的导向性问题,在今后的各种评奖中应恢复主流书体占主要份额的问题,把引导偏了的书法创作方向纠正过来。

著名军旅书法家孔令义将军创作的书法作品

  要解决书法创作必须写繁体字的误区

  中国文字产生几千年,经历的是一个从简到繁,又从繁到简的发展历程,书法所使用的文字与所处时代规定的文字基本一致。中国历史上进行过多次文字改革,但都没有脱离繁体字的范畴,所以多个历史时期的书法用字自然是繁体字,这不是书法就必须坚守的千古不变的规定,没有哪个时代有那么大的神力能够规定书法必须写繁体字,而是书法用字随时代而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汉字进行改革,公布了中国汉字简化方案。自六十年代后出生的人,上学学的都是简体字,认识繁体字的越来越少,现代书法如果坚守写繁体字,就失去了以多数人为主的欣赏人群,没有欣赏人群的书法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传播力。中国书法要发展要延续,书法创作者要紧跟时代,随时代而行,做到自觉地尽快地由写繁体字向写简体字过渡,而不是固守写繁体字。孔令义认为对书法创作者而言,重视了书法的适用性传播性,坚持主流书体为主的地位,自觉与时代同行,由写繁体字改写简体字,书法创作才会步入新的高潮。

著名军旅书法家孔令义将军创作的书法作品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