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日报 时间:2017-08-23 09:27:14 阅读量:
胡建淼
2001年我在浙江大学工作期间,曾以副校长身份到法国一家国立大学访问。
作为公务访问,该大学校长请我在一家宾馆吃饭。我注意到,结账时,他拿出自己的信用卡让秘书去结账。
我问了他:今天你是公务宴请,为何用自己的信用卡去结账?
他告诉我:我们的工资里会有一笔公务招待款。
我问:需要每次去报销吗?
他说:不需要,因为是包干的,花多花少国家都不过问。
我继续问:是否会有人不请客而将此款占为己有?
他说:几乎不会有此情况。因为一个校领导整年没有安排公务招待的话,秘书们都会知道,这个校长就会有声誉上的压力。
我真羡慕他们的公务报销方式!“抓大放小”,以信任为基础。
相比之下,我们连一张出租车发票在报销时还得写明上车地点和下车地点,需要五六个人签字……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