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日报 时间:2017-01-24 08:03:45 阅读量:
祖 鹏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召开会议中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法治建设中,人民法院应结合司法活动加以引领践行。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作为基层人民法院,自觉强化主体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法院生动实践。
创新立体举措构建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目标上的正确导向。平谷法院通过发挥多元调解功效、提供优质诉讼服务、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三方面创新举措,将矛盾化解在早在小,通过司法实现解纷争、促和谐的价值目标。
一是狠抓管理,发挥多元调解功效。成立诉前调解室并陆续出台6个配套规定,通过建章立制进行有效引导,打造集纠纷过滤、诉调对接、诉非衔接等多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平台;广泛吸纳行业组织、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参与调解,搭建多主体、多阶段、多类型的全网式、立体化解纷网络;创新“调解八法”“繁简分流法”“类案专办法”,为百姓提供平法特色精品司法服务。
二是注重细节,提供优质诉讼服务。推出分流引导、辅助书写、诉服流水、时间管控“四项机制”,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8%;设立12368服务热线窗口、叫号系统、电子档案借阅系统等,划分导诉引导区和自助服务区,设立信访接待室、纪检监察室、等候休息室,营造化解矛盾和谐氛围;高效运用网络和移动应用技术,多样化科技化手段为定分止争保驾护航。
三是积极公开,满足群众司法需求。打造审判流程、庭审、文书全方位公开体系;参与中央、省市、区县各级媒体节目录制、刊发法治宣传文章传播法治,召开专题新闻通报会、在自媒体官方微博策划微活动扩展公开受众群体;在院内举办“法庭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师生来院参观交流,增强司法民主性。通过选取典型案例深入乡村开展巡回审判,推动裁判结果蕴含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发挥司法职能实现公正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选择上的正确导向。平谷法院通过全面提升审执质效、深入拓展司法协作、升级扩容“平谷路径”拓展司法职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建构。
一是优化模式,全面提升审执质效。科学定位审执指标,建立多维立体制度,编发《审管专刊》及《法官审执量化统计通报》对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各口考核指标与办案质量同时分析,注重提升审判主体公正审判基础能力;打造以党组为核心,由审委会、审管办、庭长、法官和书记员逐层向外扩展多重同心圆,做到责任落实不缺位;将管理与服务有机融合,定期统计数据发布清单,确保审执工作质效双优。
二是紧抓机遇,深入拓展司法协作。对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实地走访、数据分析,总结“平蓟三兴”四地法院协同发展相关问题,并达成协作共识,打造自由、平等的法治环境;在最高院、北京市高院指导支持下,平谷法院成功主办“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法治论坛”。
三是深化品牌,升级扩容“平谷路径”。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初衷,探索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进路及方法,1.0版着力解决“告官不见官”问题,实现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常态化。
强调内外兼顾倡树诚信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准则上的正确导向。平谷法院通过强化队伍素质、狠抓作风建设、广泛接受监督内外兼修倡树诚信,有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提升品质,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专项教育活动,号召全院干警凝聚共识、爱国敬业;开展“点对点延伸型”党组织建设、制定“党建工作台历”,建立“四维立体型”创新党组织,强化服务基层意识;发布“一年一村一课堂”活动方案,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全区277个行政村和25个社区走访完毕,构建诚信友善社会氛围。
二是注重形象,狠抓廉政作风建设。完善不当过问案件备案制度,如实记录干预司法活动相关线索,建立个人奖惩档案,综合运用专项检查、案件评查等方式推动整治活动的开展,树立法官诚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签订领导责任清单、开展专项教育活动等途径,筑牢廉政风险建设“防火墙”,用承诺接受监督;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依法执纪监督问责,大力开展审务督察活动,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落实诚信司法。
三是积极主动,自觉接受多方监督。强化民主监督机制,积极向区人大、政协等机构报送工作信息,并积极落实代表建议,主动接受代表、委员监督;通过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设立律师工作室、强化陪审员事实审工作机制,完善职业共同体监督;创新宣传形式,将视频直播、网络直播与数字法庭相结合,全方位向全社会报道法院工作,在舆论上倡导诚信,引领诚信、友善的社会风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之深深融入到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之中,平谷法院将在今后执法办案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法治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通过无数或普通或疑难的各类案件,潜移默化引领社会公众构建起法治理念、平等观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司法实践中绽放生机和活力。
(作者系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