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时间:2013-08-27 10:58:34 阅读量:
依稀记得6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今天我休息》,片中男主角——那个助人为乐的民警“马天民”深深地烙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名走下银幕的“马天民”,这种信念便是我儿时心灵最质朴而高尚的向往。
我是个幸运儿,长大后,我真的当上了警察。刚入警界时,我是一名光荣的交通警察,那时的我们坐在岗亭里眼观四方,头脑就是红绿灯的电脑,指挥着我的手灵活控制着路口的车流。那时的人流不多,车流更少,可如今,从过去市中心区七平方公里内的机控红绿灯,到现在随车流变化而变化全市绿信比自动联网,真是让我感叹不少。在做交警的日子里,我除了保证交通安全外,就是为百姓做好事,处处实践“马天民”式警察的梦想。风华正茂年青的我在一线屡立战功,多次荣立三等功和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交通警察。那时的我,在努力成就着自己儿时的“警察梦”,也用自己的奋斗捍卫着神圣的“警察梦”!
因为工作需要,我调到派出所工作,扎根在社区实践“执法为民”的宗旨,像马天民那样近民亲民的为人民服务,走家串户,听民意、熟民情、解民忧、护民安,更多的都是一些柴米油盐的小事。小区治安的和谐平安使我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在治安战线上工作时,我带领警组同志在群众的帮助下,抓获了不少犯罪嫌疑人,为地区治安的净化尽了自己应有的责任。
几十年的警察生涯,我经历了从交警到户籍警又到治安警的转变。无论怎样的转变,我都是在一线上为群众倾心服务,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我们也应当做群众的贴心人。社会在发展,地区内的石库门变成了商品房,邻里间的守望互助也变成了形同陌路,甚至民警上门调查采集信息都被堵在了门口,九十年代前警民如鱼和水之关系好像真的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面对群众对我们的不理解,有时真感到失望了;老了老了,梦想正能量中的“警察”梦在我脑海中也松懈了不少……
中央新领导班子要求我们各级部门走群众路线,又燃起了我儿时立下的做“马天民”式警察为民服务的梦想。作为一名党员,听党的话是必须的。现在的我是一名巡警,天天面对辖区的百姓,门开不了,我爬窗;钱包被偷,我资助;迷途老幼,我护送;肇事逃跑,我“追击”;小区盗窃,我围捕;群众纠纷,我调解。有一次,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在家不小心把自己反锁在屋开不了门嚎啕大哭,接警后,我不顾近56岁的年龄,立马从小区物业借来竹梯爬上三楼为老人解难。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之事取得了实效,迎得了群众的好评,提升了群众对我们巡警的尊重。
走群众路线是党给我们的新任务,是重拾我们党的光荣传统。“警察”在我儿时的梦想中是那样的神圣和光荣,如今我已是个老警察和老党员了,更要维护好“警察”的形象和党员这面旗帜,宏扬正气,不放松自己,让我们与群众的关系更加融洽,进一步实现我儿时的梦想和警民鱼水情的中国梦想!
法制网记者 刘建 整理
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