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勤:公开让不法行为“见光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3-05-10 12:11:11 阅读量:

  图为杨克勤(左四)参观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案管中心。

□大检察官畅谈加强司法公信建设

文/图法制网记者 张亮

法制网通讯员董长征

  “公信力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吉林省检察机关历来高度重视执法公信力建设,未来5年检察工作的总基调是“务实、规范、创新、科学”发展。其中的“规范”即是坚持规范执法,努力提升检察公信力。

  加强检察权运行全程监督

  今年3月1日,吉林省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正式启动。中心担负着“统一受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的职能。

  “去年省院办理的检察干警违纪违法案件,一半以上发生在办案环节。”杨克勤表示,执法办案是风险高发易发环节,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加强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案件管理中心的启动,是强化自身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需要,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需要,对于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吉林省检察机关探索建立了以“制度防范、过程控制、督察考评”为主要内容的监督制约体系。在全面把握检察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流程和对权力监督规则,形成了涵盖案件管理、领导班子建设等26个方面内容的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

  杨克勤说,吉林省检察机关将结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全面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执法办案的流程管理和全程监督,完善对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等重点执法环节的监督机制,强化各执法环节之间的监督制约。

  改作风让检察工作接地气

  执法公信力建设是以人为立论基础的,努力打造一支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的检察队伍才能切实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近年来,一些检察干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特权思想、霸道作风严重,执法不规范不文明,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杨克勤说:“对检察干警违纪违法问题要‘零容忍’,敢于用壮士断腕的态度和勇气,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做到有案必办、一查到底、决不手软。”

  据介绍,目前吉林省检察院已经研究制定改进作风的9个方面20条具体办法。认真对照中央要求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全面排查执法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执法办案效率不高、态度生硬、推诿扯皮;部分干警不了解社会、不关心群众利益;少数耍特权、逞威风、利用检察机关影响力在社会上违纪违法等突出问题。

  进一步加大外部监督力度

  “我们将以及时、真实、准确、客观的宗旨发布信息,并希望以此平台广泛与社会各界及广大网友充分沟通互动,维护公平正义,共创美好明天。”2013年1月23日,吉林省检察院官方微博正式开通。杨克勤亲自发布了第一条微博。

  截至目前,该微博粉丝数已近3万,成为检务公开和收集社情民意的有效窗口。

  对此,杨克勤表示,检察机关在加强自身监督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外部监督力度,积极适应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执法办案新要求,依法扩大检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把执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及时公之于众,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

  杨克勤要求吉林省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群众信访和网络舆情反映出的违纪违法问题,及时组织调查核实,有问题决不护短,没有问题也要及时澄清,并通过检察门户网站和官方微博向社会通报调查处理结果。

  依职能强化诉讼活动监督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监督职责,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杨克勤说。

  据了解,过去5年来,吉林省检察机关针对诉讼活动中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打击牢头狱霸、纠正刑讯逼供、清理超期羁押、刑事审判监督检查等32个专项监督活动。累计监督立案3181件,纠正漏捕漏诉6165人,对法院判决裁定提出抗诉3479件,纠正刑罚执行不当581人,查处司法人员职务犯罪560人,有效促进了司法公正。

  杨克勤强调,今年吉林检察机关将围绕修改后的刑诉法和民诉法,全面加强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刑罚执行和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坚决纠正有罪不究、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等违法行为。强化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加大对刑讯逼供、超期羁押、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监督纠正力度,坚决排除非法证据,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法制网长春4月9日电

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