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时间:2013-03-18 15:27:14 阅读量:
韩燕荣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部队官兵中的涉法涉诉纠纷呈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涉及婚姻家庭、财产和个人权益方面的纠纷日益增多,不仅给部队安全稳定带来隐患,也给官兵工作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据统计,2012年全军通过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工作共为部队和官兵解决涉法问题6200多件,通过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和组织的“律师在线”等解答官兵法律咨询14万余人次。这表明官兵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法律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出来。
针对这种状况,军队普法工作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在“六五”普法中,军队应着力在提升部队官兵知法用法能力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涉法涉诉纠纷上下功夫。应将增强官兵依法维权意识、提高依法维权能力作为部队普法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进一步加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知法用法、依法维权成为官兵们的自觉习惯。
首先,应着力增强部队官兵的依法维权意识。在传统思维中,有了问题找组织,遇到麻烦找领导,是我们解决各种问题的习惯做法。这种思维模式至今在一些官兵头脑中还相当有市场。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随着我国正在向法治社会的大步迈进,今后,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社会生活,法律都将成为约束人们行为和保障公民权益的基本规范。因此,具备依法维权意识,是作为公民的基本意识,也是具备知法用法能力的前提和条件。
其次,应着力普及与官兵维权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于部队官兵来说,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婚姻家庭、财产继承、消费维权、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如何针对这些法律问题,将相关法律知识讲清讲透,让官兵们对于围绕公民人身权、健康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有清晰的了解,让官兵们对于与自身相关的法律规定有清晰地理解和有效的运用,这也是部队普法工作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第三,应着力创新部队普法工作的形式和方法。针对目前部队官兵中大多是80后、90后的实际,要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开展普法。一些基层部队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例如,通过举办法律咨询、法律图片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在部队局域网开办“律师在线”、法律微博,发行法律手册、法律口袋书、法律扑克等。随着媒体传播方式和人们接受习惯的改变,普法的方式和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应变而变,不断发展创新。应充分利用新型传播手段,将部队官兵急需的法律知识传递给他们,并尽可能通过各种互动方式,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普法工作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只有使官兵真正具备知法用法的能力,军队普法工作的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军队普法工作的成效也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