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锋:法官若缺乏良知公正会一溃千里

来源: 时间:2013-01-16 15:55:07 阅读量:

  观点阐述者: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

  场合:首届“重庆市十佳青年法官”表彰会

  时间:9月21日

  背景: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法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展现当代青年法官风采,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共青团重庆市委近日联合表彰首届“重庆市十佳青年法官”。

  青年法官是法院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青年法官队伍建设,是推进全市法院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法院在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保障民生、推进法治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繁重、挑战也更加严峻。这为广大青年法官提供了一展身手、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和良好机遇。

  观点一:要坚定理想

  理想是指路明灯。唯有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才能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就青年法官而言,首先,要坚定政治信仰。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的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坚定不移地承担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捍卫者的职责。其次,要坚定法治理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审判、执行工作中要切实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与程序、公正与效率并重,恪守法律底线,捍卫司法公正。第三,要坚定人生理想。要自觉将自己的价值追求、发展进步和人生幸福融入到国家法治进步、政治文明的进程之中。总而言之,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实现政治信仰、法治理念和个人理想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观点二:要锻炼才干

  近年来,全市法院招录、引进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法律人才,给法院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青年法官多是刚出校门不久,理论功底和知识基础较好,意气风发,充满活力,但社会实践相对不足,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会经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要克服这种挫折和落差,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积极学习实践、锻炼增长才干。

  广大青年法官要发扬只争朝夕、刻苦钻研的学风,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生活方式,孜孜以求,学而不倦。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素质,同时博学兼收,广泛涉猎经济、自然、科技、文学、艺术等知识,拓展视野,活跃思维。要向身边的优秀法官、审判专家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争当行家里手,努力成为“专家型、复合型人才”。还要深入基层,自觉到一线去,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提升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疑难问题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观点三:要砥砺品行

  离权力越近的地方越需要道德,离法律越近的地方越需要良知。一个法官如果缺乏道德和良知,会让公正底线一溃千里,会让最基本的社会公平荡然无存。

  广大青年法官要善于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和法律精神,浸润心灵,培养正气,将“崇法秉正,厚德为民”的重庆法院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灵魂。要自觉加强道德实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将“执法如山、公平如水”融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不断增强对各种腐朽思想和行为的防护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培育成熟的人格心灵,养成坚定的护法卫道品行。

  观点四:要脚踏实地

  青年当有凌云之志,但更要脚踏实地。事业成于坚忍,毁于浮躁。实践证明,看似一份平凡的岗位,只要勤勤恳恳、锲而不舍,就会成就不平凡的业绩,就会绽放耀眼的人生光彩。青年法官的成长尤其需要沉淀,宁静才能致远,厚积才能薄发。

  我们一定要力戒浮躁,沉心静气,实干苦干,切勿这山望着那山高,朝秦暮楚,三心二意。要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确保庭审程序规范有序、裁判文书没有错漏、法律适用没有偏差,最终实现“辨法析理、胜败皆服”。要从基础性工作做起、从群众最关切的事情做起,把“一把椅子、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问候”这样的细节落到实处,让诉讼群众体会到诉讼之便利、为民之诚意。要正确对待职级待遇、利益得失,不贪图安逸、不盲目攀比、不怨天尤人,挺直脊梁做人,俯下身子做事,依靠自己的才干和辛勤开辟事业前进的道路。文字整理 法制网记者 徐伟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