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13-01-16 15:42:52 阅读量:
□思想高地
观点阐述者: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毛超峰
场合:河南省政法宣传工作会议
时间:7月9日
政法宣传工作作为政法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只有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伸张正义,真正做到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群众心声相结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相统一,拉近人民群众和政法机关的感情距离,才能使政法工作更好地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观点一:真正把媒体作为工作上的帮手
普法宣传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良好执法司法环境的基础性工作。要把普法宣传作为政法宣传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积极营造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社会大环境。
媒体与群众联系密切,在普法宣传和展示政法机关良好形象方面作用独特。各级政法机关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新闻媒体在推动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媒体作为工作上的帮手,畅通信息发布渠道,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接受媒体采访、组织网上访谈等形式,定期发布有关政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创新举措,让媒体及时获取权威信息,进而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认同、支持政法工作。
观点二:政法机关要掌握舆论“风向标”
中央级主要新闻媒体权威性强、公信力高,是政法舆论的“风向标”。要加强与中央级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特别是要注重与驻河南记者站的沟通联系,积极提供采访报道的新闻线索和便利条件。要加强与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地方主流媒体的作用,联办培育一批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的专版、专栏,让广大群众感知各级政法部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为打造平安河南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积极成效,树立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良好形象,为增强群众安全感、提高群众参与度奠定舆论基础。
近年来,网站、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着公众的阅读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这些新兴媒体往往能够最快抢到舆论“制高点”。运用好这些新兴媒体,就能使之成为快速传播正面舆论、引领社会和谐的新载体,成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提升政法机关和干警形象的新平台,成为开展政法宣传、扩大政法工作影响力的新阵地。
观点三:从制度上加强政法宣传工作
要构建职责明确、流程规范、齐抓共管、及时高效的政法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全省政法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要把政法宣传工作纳入政法工作考核、纳入平安建设考核,通过完善考核指标,改进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分值,提高考核权重,推动责任落实。
年底前,省委政法委将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政法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特别是宣传工作机构建设和人员力量配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情况作为年终平安建设考核评先的重要依据。要加强经费保障,切实加大投入,把政法宣传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经费单列,专款专用,确保工作需要。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广大政法宣传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要予以重用。文字整理 法制网记者 邓红阳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