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品牌培育法治文化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时间:2012-09-25 21:54:06 阅读量:

  近几年来,黄浦区委、区政府以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实现社区共治共享为目标,积极适应现代社区发展趋势,不断完善社区普法机制,着力打造社区普法品牌、努力培育社区法治文化,在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搭建两级平台,用好三支队伍,增强社区普法工作的保障力。搭建“法律进社区”的统筹协调平台,以年度“法律进社区”重点项目申报机制为抓手,明确每年社区普法的方向和重点。搭建“法律进社区”的制度支撑平台,在各街道统一建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使“法律进社区”工作成为街道各条线的共同任务。依靠社区法制宣传联络员、社区法制宣传志愿者和人民调解员三支队伍,充实社区普法工作力量。其中,律师志愿者与全区所有193个居委结对,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并提供法律服务。注重发挥人民调解员的法制宣传作用,不仅做到以法服人,更要做到普法入心。

  其次,结合区位布局,打造特色品牌,增强社区普法工作的影响力。如,在外滩金融集聚带和新天地国际高端商务区,立足金融和商务特色,加强涉外法制宣传。每年举办外滩金融法律论坛,为区域金融业态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南京路街区和淮海路街区,则定位商业消费,重点加强诚信经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在人民广场公共文化商务区和豫园商业文化旅游区,主推人文特色,开展各类法治文化活动。在世博滨江文化博览商务区和打浦桥综合商务区,充分发挥世博后续效应,成立法律志愿者协会,整合世博期间社区志愿者队伍,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第三,培育法治文化,丰富法宣内涵,增强社区普法工作的渗透力。近些年来,黄浦区在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中一直注重挖掘区域文化资源,依托多种文化载体,拓展了许多充满趣味性和人文性的宣传手段。吸收社会文化资源打造法治文化品牌项目;着力建设基层法治文化阵地;探索引入多元资金推动法治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法制网记者 于呐洋整理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