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部网 时间:2012-10-31 20:37:38 阅读量:
西部网讯 近年来,耀州区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按照谋划、建设、服务“三到位”要求,积极实施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建立了区、乡、村三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探索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为农服务新路子。
一是合力建好“两个体系”。成立了区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耀州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并把“两个体系”建设作为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从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累计落实配套资金200万元用于“两个体系”建设,率先实现了防雷管理向乡镇延伸。整合农业、林业、水务等资源,统筹联建覆盖全区的气象预警大喇叭系统。组建了一支由1669人组成的多层面、立体式全覆盖的信息员队伍。通过充分协调、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资源整合,建成了气象探测、预测预报体系与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全面提升了全区防灾减灾的整体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三级网络”。率先在全省实施了基层气象综合改革,通过机构设置,使全区气象工作向基层延伸、向村组覆盖,区有应急指挥部,乡镇有气象工作站,村有气象信息员,基本实现了覆盖区、乡、村三级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一是成立了耀州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加强对全区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指导实施。二是建立基层气象工作站,由各乡镇、街道办和区气象局共同领导管理,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乡镇应急预案、应急认证、气象工作站、信息发布平台、应急组织体系和服务流程“六到位”。三是建立村级气象信息员,解决了气象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耀州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丰富了信息发布手段。
三是全力抓好“三项服务”。一是预警服务。编制完成了全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印发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手册等3万余份,增强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建成各类监测站19个,人影作业点8个,高炮4门,火箭架8副,新建自动气象站2个、小气候监测站2个、实景监测系统1套,建成了气象为农服务中心,引进了区级气象综合业务系统、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强降水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等,增强了预报预警能力。二是信息服务。统筹整合气象、广电、水务等部门的乡村大喇叭278套834个,实现全区178个行政村预警大喇叭全覆盖,信息发布体系逐步完善。三是示范服务。精心打造了石柱镇气象工作站、马咀现代农业园区、水峪苹果合作社、新兴村等4个不同层面的气象服务示范点,重点打造一流的马咀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园区,为在全区进一步推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讯员 梁少凯 张文娟)